聯合新聞網今天出了這則新聞
豬肉從加拿大進最多 豬雜碎則以美國為進口最大宗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9750/4834176
兩天前陳時中在接受訪問的時候,說了要開放全豬進口,引發了爭議,因為全豬就包含了內臟等部位,這些部位在萊克多巴胺的殘留更高,更有民眾擔心的食用風險的疑慮。
首先要先給各位一個概念,就是在關務的稅則裡面是沒有所謂內臟的字眼,在關務裡只有雜碎(offal)這個字眼,雜碎包含了所謂的內臟跟非內臟的部位。
因為豬的內臟沒有公開定義,所以只能延用牛的來說明,衛生署分別於98年5月15日及99年4月20日召開會議邀集專家討論雜碎和內臟之定義。根據兩次會議決論,雜碎與內臟之定義如下:
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siteListContent.aspx?sid=1773&id=2569
1. 內臟(internal organ)係指腔室中之器官,包括
(1) 胸腔:心臟、肺臟。
(2) 腹腔:肝臟、大腸、小腸、脾臟、胃、腎臟、胰臟。
(3) 骨盆腔:膀胱、子宮。
2. 非內臟之雜碎:包括舌頭、食道、血管、睪丸、眼睛、牛鞭、橫隔膜、牛筋、牛 尾、牛蹄等。
3.雜碎(offal):包括上述「內臟」及「非內臟之雜碎」二類。
當初衛生署的講法,把那些部位是內臟講得很清楚。
但我們來看看台灣關務的稅則部分,所有的內臟唯一被劃分出來的只有豬肝(第二章圖紅圈處),除了豬肝以外其他的器官或者是沒有被獨立劃出來的項目,例如豬舌等項目都要算在0206499000這個稅號裡面(第二張圖綠圈處)。
豬腸則是在另一個稅則。
而目前為一查的到冷凍豬肝的進口資料只有加拿大的,而至於其他部分的內臟都算在0206499000裡面,這裡面到底有多少的數量以內臟的名目申報,也只有官方才知道,所以報導也只能說到底進口了多少豬雜碎,而無法說明到底進口了多少豬內臟。
從關務的資料可以看到02064990其他冷凍食用豬雜碎的確是美國進口量最高,大約佔了44%左右,比加拿大還高,每年的產值在1.5億~2.2億之間,數量約在1900~3000噸之間。
所以要去控管內臟的進口部份,本身就有複雜性,而且外部也查不到資料,如果政府不給,誰也不知道。
黃金城在訪問裡說:
進口量的多寡與哪個國家進口來的沒有太大意義,因為在商言商,那裡取得方便、哪裡便宜,成本考量就買了,有人要,就賣出;夜市、小吃攤煮滷使用的,消費者無法辨別,就少量攝取,其實沒有問題。
這大概已經說明政府的態度了,我們當然管理不了,但是有疑慮就不要吃,不會有問題。